通天塔图书馆

168关注 | 1232内容

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

关注
置顶《通天塔图书馆》 博尔赫斯 著
热门排序
  • 土木堡与夺门,一场悄无声息的分赃

    众所周知,明朝一开始建都南京,后来迁都到了北京,但南北的矛盾并没有真正弥合。从唐末开始,南方和北方就实质性地长期分属于不同政权,更重要的是,里坊制瓦解后的南北,分别走上了不同社会基层路径,南方开始宗族

    分享
    28
    26
  • 为何内斗不止、无法团结?(明末篇)

    本文不是历史咏叹,也没兴趣历史研究,更不做历史影射,本文只通过明末清初聊一些政治逻辑问题。欢迎觉得有价值的朋友留言交流。限于篇幅,对部分历史大背景就不过多介绍了,所以可能会有一些门槛。但凡对明末清初那

    分享
    13
    50
  • 污泥中也可生长出鲜花——小资产阶级思想改造

    (一):小资产阶级的特点和概述针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散漫性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小资产阶级可以参与革命,但是存在着散漫性,私有性,狭隘性,软弱性。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集中绝大部分力量去打击主要

    分享
    评论
    60
  • 新质生产力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摘 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拓展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内蕴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性、社

    分享
    评论
    25
  • 论先锋队主义

    1.先锋队理论可以被归结为三条教条和一句口号。口号是:先锋队只比群众领先一步。教条是:a.无产阶级具有自发性,自发性体现为自发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斗争和经济主义;b.自发性还不够,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任务是

    分享
    1
    29
  • 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方法

    (一)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的对立统一马克思区分了生产总体或者具体总体(现实表象),以及作为其理论反映的思想总体、思想整体、思维总体或者精神具体(逻辑结构和思想体系)。前者决定后者,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分享
    1
    28
  •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

    分享
    2
    22
  • 资本主义再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解读

    一、引言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前途的探讨从未停止过。20世纪40年代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资本主义能生存下去吗”?保罗·肯尼迪倡导“资本主义形式有限改变”论,

    分享
    1
    24
  • 党史学习中经常有的认知错误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这首诗不明白没关系,我想说的是,作为明清帝国绵延数百年的根基土壤,也即官僚科层制以及随之衍生的社会生态位竞争,实际上充斥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在近代史与当代史里也从不曾缺

    分享
    4
    40
  • 《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王尔德

     毋庸置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好处是,它会把我们从为别人而活的可悲窘境中解脱出来,这种窘境在目前的情形下正紧迫地压榨着几乎每一个人。实际上,简直没人能逃得了。 历史上偶尔也会出现像达尔文那样的伟大

    分享
    5
    50
  • 《与斯大林对话》博尔迪加 1952

    博尔迪加 1952与斯大林对话首次出版:《与斯大林对话》,共四部分,1952 年 10 月至 12 月;译者:Libri Incogniti,libriincogniti.wordpress.com。

    分享
    评论
    10
  •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

    序 言 不久以前在维也纳出版的考茨基的小册子《无产阶级专政》(1918年维也纳伊格纳茨·勃兰德出版公司版,共63页),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说明第二国际正象各国一切正直的社会党人早就指出的那样,已经遭到

    分享
    1
    40
  • 从上海到唐山,别在历史中轻易破防

    这篇文章要聊的东西和大家想的都不太一样。虽然标题说的是上海与唐山,但我并没有兴趣把这三个月来大家说了很多的东西再重复一遍,甚至我决定把这个放到第二段再聊。但我依旧认为本文的破题过程会很有趣,我会尽可能

    共11张
    分享
    3
    12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野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2016年5月17日,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说:“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 其结论未必正确, 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 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 我们

    分享
    评论
    16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主体性”

    在哲学思想的长河中,主体性一直是思想家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彰显了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的初步觉醒。到了近代,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对主体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分享
    3
    42
  • 正在加载

    APP内打开

    取消
    继续
    立即领取